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Marcus Taft 教授应邀于第三届语言习得、认知与脑科学国际论坛做学术报告

时间:2021-05-27 阅读次数:

4月28日下午,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Marcus Taft教授应邀参加第三届语言习得、认知与脑科学学术论坛,为我们带来题为 “What masked form priming tells u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lexical processing” 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论坛第一讲,由论坛主席王建勤教授发起,魏岩军博士主持。讲座采用zoom在线虚拟平台,吸引了国内外广大师生参会。

此次讲座中,Taft教授利用掩蔽启动范式(Masked Priming Paradigm),对词汇在视觉层面的加工以及在心理词典中是如何表征和提取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以往研究将 “cashew”不启动“CASH”归因于“ew”不是词缀,所以“cashew”中“cash”和“ew”不能分离,并由此导致无法启动与之部分相同的启动项“CASH”。根据这一结果,他们得出了词汇中的词缀和词根是分解加工的观点。但是,Taft教授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其研究的发现——启动项为包含非词缀的“ol”的非词“cashol”时可以启动目标项“CASH”,与之前研究的结果相反。Taft教授由此提出,心理词典的表征受到功能(function)和形式(form)的双重调节,且L1和L2对此的表现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L2在词缀功能透明和不透明的真词启动项和形式相同的假词启动项中都发现了其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e.g., hunter-HUNT;corner-CORN;cashew-CASH),而L1只在前两种情况发现了启动效应。

Taft教授表示,产生启动效应的原因在于启动项和目标项的正字法重叠,而造成L1和L2的不同存在以下三种可能:(1)在面对真词启动目标项时,L1对启动项和目标项都进行了识别,造成了二者的激活竞争,而L2缺乏这种竞争机制;(2)L2可能并不缺乏这种竞争机制,但是受到熟练度等的影响,50ms的启动时可能不足让其有充分的时间识别启动项;(3)与L1相比,L2不存在以上两种问题,只是其缺乏嵌入词激活机制(Embedded-Word Activation Mechanism),所得到的启动效应主要来自于正字法重叠的作用。实验的最终结论支持了第三种假设。最后,通过启动项和目标项的正字法重叠发生的位置,Taft发现,与重叠发生在前面相比(e.g., thouslor-THOUSAND),重叠发生在后面不会产生启动效应(e.g., plerough-THOROUGH),并将其解释为Basic Orthographic Syllabic Structure(BOSS)的加工现象,而L2相对于L1来说,缺乏此种词汇识别的机制。以上内容可以总结为:L2与L1相比,缺乏亚单元的激活机制;且缺乏对非母语语言内部结构的敏感度;而语素的掩蔽启动结果则显示,其启动效应的产生仅仅只是受到了正字法重叠效应的影响。

Taft教授的讲座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且清晰明了,给了我们在研究词汇的心理表征和提取、L1和L2词汇识别的差异上很大的启发。


往届论坛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