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基地特聘教授Marcus Taft到基地开展驻所研究

时间:2024-04-03 阅读次数:

2024年3月25日,基地特聘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荣休教授Marcus Taft到基地驻所研究,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合作。


一、讲授研究生国际课程



3月29日,Marcus Taft教授主讲的研究生国际课程《实验设计与研究》开讲,第一讲的主题为“Researching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language”,基地杨群副研究员主持,基地师生参加课程学习。

Taft教授主要介绍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表征与模型。首先提出如何判断一个英文单词是否带有前缀这一问题,接着Taft教授从形式和认知两个方面详细讲解判断单词的过程,并对相关实验进行介绍。最后,Taft教授将相关实验延伸到“如何识别汉字”,提出处理汉字的认知模型。他特别强调“Lemmas”在汉字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调节作用,同时“Lemmas”连接了汉字的字形和读音。在问答环节中,在场师生积极提问,热烈交流。课程既轻松有趣,又充实实用,拓宽了师生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二、受邀参加基地师生研讨会


4月2日,基地举办师生学术研讨会,Taft教授受邀参加,研讨会由基地杨群副研究员主持,基地主任王建勤教授等多位老师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共有三位研究生分享了近期的研究。博士生郝元元做了题为“How conventionality, context, and working memory influence Chinese metaphor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ERP”的报告,她从研究背景、当前问题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并提出研究假设和实验方案。硕士生陈心怡报告主题为“Does Word Order Background Affect Chinese L2 Learners' Non-canonical Sentence Comprehension?——An fMRI study”,通过两个递进实验,探究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对他们理解汉语非规范句的影响。硕士生王琼做了题为“The Influence of Contextual Information on Metaphorical Processing Mechanism”的报告,介绍利用fMRI技术探究包含目标域特征和源域特征的语境对于汉语母语者隐喻理解的影响。

Taft教授、基地老师针对同学们的报告内容开展热烈讨论,在实验设计、实验材料、研究范式等方面提出许多宝贵建议和意见。

Taft教授做总结发言,表示很高兴参与本次研讨会,同学们的优秀汇报让他印象深刻。与会师生表示在研讨中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