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中西学者语言认知科学前沿百家讲坛(第三期)在北京语言大学成功举办

时间:2024-10-25 阅读次数:

024年10月19-20日,“中西学者语言认知科学前沿百家讲坛(第三期)——语言习得与认知神经科学交叉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语言认知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本次论坛紧密围绕“语言习得与认知神经科学”和“大语言模型与认知神经科学”两大主题,共邀请国内外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18位知名专家学者,分享各自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论坛共吸引了国内外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位师生报名参加。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教授、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特聘教授James Lantolf在开幕式上致辞。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教授以视频方式对来自海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语言是人类最复杂的认知能力之一,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将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和外语教育、双语教育等领域。他期待论坛能促成更多的学术合作与创新,为未来研究注入新活力。


论坛大会主席、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特聘教授James Lantolf在致辞中指出,语言认知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通过运用先进神经影像技术,努力探索语言与大脑的奥秘,不仅让我们清晰观察大脑的作方式,还帮助理解大脑如何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塑造认知功能,为应用语言学打开新的研究路径。


论坛设共有18场大会报告,4场分论坛以及1场海报展板报告,共报告了60余篇学术论文。专家和会议代表围绕两大论坛主题,从不同角度阐释二语习得、大模型、认知科学与社会文化理论对人类意识的影响,为认知科学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模式。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特聘教授James Lantolf在“A Unified Theory of SLA: Possibility of Pipedream?”中介绍了二语言习得领域(SLA)的理论发展和演变,揭示出在解释语言学习和教学方面的有效性。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Matthew Poehner教授在 “Dynamic Assessment: Diagnosing learner development of L2 academic writing”中,介绍了动态评估的教学概念和评估方法,通过积极支持学习者的发展来理解学习者的能力。


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袁博平教授在“二语输入中的语示分类及其理论和教学意义:以汉语二语为例”中,指出语示对于触发二语者大脑中二语语法的重新配置和提高二语水平的重要性,将语示分为4种类型,帮助汉语二语语法教学策略的选取。

1125D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Shuai Li教授在“An exploratory study on developing a small language model for assessing request-making in L2 Chinese”中,介绍了采用机器学习中的少样本学习技术训练一个小型语言模型,用于评估L2中文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的产生。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桃梅教授在“Look at a leopard through a tube: How a bilingual’s brain is wired for speaking two languages”中,介绍了语言切换和认知控制之间的紧密关系,为深入理解成人双语者在不同领域中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以及神经可塑性做出贡献。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asper Begus副教授在“New Ways of Modeling Language“中,针对近期学界比较关注的大语言模型,提出ciwaGAN模型,并介绍了一种可解释性技术对模型进行语言实验。

B906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Anna Ivanova助理教授在“Dissociating Language and Thought in Humans and in Machines“中,介绍了在神经科学的研究基础上建构一个基于形式语言能力和功能语言能力框架,通过这一框架界定人脑的功能,为更复杂的认知行为研究提供基础,还分析了当今大语言模型在世界知识领域的作用和局限性。

8342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张金桥教授在“A Study of Contextual Effect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Meaning for Chinese Learners“中介绍了基于语境分类系统的8个实验研究,涵盖行为实验和认知神经科学实验,以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探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语境效应,并提出汉语学习者会话含义理解的认知模型。


华南师范大学王瑞明教授在“Tip-of-the-Pen State in Written Production “中,介绍了汉字书写过程中的“笔尖效应,比较了笔尖效应和一般书写困难现象的区别,研究了影响笔尖效应的个体差异因素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Urs Maurer教授在“Neural correlates of visual-orthographic processing: EEG evidence from the visually complex Chinese writing system“中,展示了关于汉字视觉正字法处理及利用刺激重复和旁观预览操控探讨刺激知识对早期视觉正字法处理的影响研究,表明汉字、阅读专长及即将到来的刺激信息有助于加速对书面单词的处理。


上海科技大学李远宁研究员在“Neural coding and computations underlying natural speech perception across languages“中介绍了他的团队利用ECoG技术,尝试模拟人类的语言处理过程。探讨了人类语言处理的神经基础,揭示出大脑在处理语言信息时的复杂机制,为大模型的语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启示。


清华大学江铭虎教授在“从语言认知到大语言模型“中指出,大语言模型只有在预训练数据超出人类习得语言的几个数量级才能达到人类语言的水平。理解人类语言复杂性的同时明确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有助于为未来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提供宝贵启示。

44F0


广西师范大学张积家教授在“The Influence of Hunan Dialect on Speech Perception of Phonetic Contrasts /n/-/l/ and /f/-/h/ in Mandarin and Ambiguity Resolution”中,分析了湖南方言对普通话中声母/n/-/l/和/f/-/h/的语音感知,及语音混淆如何通过语境消解,指出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对比音帮助方言者学习普通话。


昌平实验室吕柄江研究员在“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and computation in the human brain”中介绍了关于人类大脑的结构表征与计算背后的神经机制的两项研究,为人脑中嵌套结构的递归生成的神经计算机制提出新见解。


美国宾尼法尼亚大学Anna Papafragou教授在“Events in language and mind”中介绍人类如何描述、识别、记住和谈论事件,通过跨学科实验证据,表明事件结构的抽象属性是动态事件的概念编码和语言编码的基础。

2958


北京大学赵杨教授在“Between the lines: Comparing GAI and human writing in Chinese narrative texts”中比较了汉语二语学习者、汉语母语学习者和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所创作的中文叙事文本质量及语言特征,帮助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的二语教学进行优化。


西班牙巴斯克中心Pedro M Paz-Alonso教授在“Thalamic involvement in language systems using advanced MRI protocols”中介绍了利用高级MRI协议研究脑干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类阅读、言语理解和语音产生语言系统中的参与,为人类神经成像领域提供宝贵研究方法。

7BCA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李乐副研究员在“Neural substrates underl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elements during sentence reading comprehension”中,分析了句子理解过程中语言元素如何影响其他元素的加工,并对这一复杂相互作用的神经基础进行探讨。


论坛闭幕式由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助理何涛博士主持。在闭幕式上,论坛共同主席、北京大学高家红教授向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致以诚挚感谢!当今科学正迈入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时代,学术成果的取得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深入探索,而更强调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协同创新。


至此,“中西学者语言认知科学前沿百家讲坛(第三期)——语言习得与认知神经科学交叉论坛”圆满闭幕。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将持续推进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融合,建设“语言认知科学”交叉学科,以实现语言习得与认知、认知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新发展。